李老师:17532028959
刘老师:17330255908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图书简介:
作者:李伟胜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书号:9787567509436
定价:16.00元
编辑推荐
让班主任直接面对整个班级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敞现学生生命活力,而不再过度勤奋地忙碌于各种琐碎事务,也不再自我陶醉于缺乏专业智慧的爱心和奉献。
内容简介
本书的理论基础是华东师大李伟胜在《班级管理》(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年版)中提出的建设“民主型班级”的系统主张。该书现已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资源库,并被用作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班级管理”课程的教材。
本书与建设“民主型班级”系统主张相应,组织参与相关研究的骨干班主任,提炼实践经验,形成典型案例(尤其是一个学年从制订计划到逐步开展主题活动的发展历程),为更多班主任提供可以直接参照的专业参考书。
本书结合一系列典型案例,透视针对类似的学生发展问题采用的不同活动方案,敞开可供班主任辨析深层次“专业思路”或教育思路的思考空间。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在探索建设“民主型班级”的课题研究中开发的典型案例,区分了两个层次的核心概念:其一是学生的“发展机制”,其二是教师的“教育思路”,并论证了班主任运用的“教育思路”应该是对学生“发展机制”开发和利用,逐步敞开学生的希望空间。利用这样的教育思路,聚焦学生成长中的发展问题的解决过程,可望让班主任融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具体的教育行为,将具体的创造融入班级发展的长远规划。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从相似的活动案例辨析不同的专业思路; 在班级管理的整体格局中凸显教育思路;在日常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教育思路。
作者简介
李伟胜,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已出版学术专著7本,学术论文60余篇。自2000年起,怀着对教育事业的信心和热情,聚焦班级管理领域开展持续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先后主持5个相关的省部级课题,出版相关专著2部,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在华东师范大学主讲的课程《班级管理》已被立项为*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此外,和多个与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合作开展多项横向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和研究成果。
目录
导言 1
第一章 从相似的活动案例辨析不同的教育思路 4
一、三个主题班会呈现的三种教育思路 5
(一)《要爱你的妈妈!》——教师充满爱心地主导 5
(二)《从心开始,用爱沟通》——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充分参与 10
(三)《主动沟通》——学生在教师鼓励下开展群体交往 15
二、通过比较三个案例得到的新思考 23
(一)在辨析发展问题时,敞开学生的“成长性需要” 23
(二)在理解发展机制时,充分利用“班级”特有的教育资源 26
(三)在发挥教师作用时,需要开发“班主任”的专业优势 28
第二章 在班级管理的整体格局中理清教育思路 33
一、理解教育思路的基础:班级管理的整体格局 33
(一)以三层境界为参照选择班级发展目标 33
(二)以系列活动为主线构建班级管理的整体格局 38
二、理清教育思路的线索:学生在群体交往中的发展机制 53
(一)针对学生个体的教育案例 54
(二)通过案例看“学生在群体交往中的发展机制” 58
三、教育思路的展开过程:在交往中逐步解决发展问题 69
(一)教育思路的核心内涵:师生交往激发学生交往共生 69
(二)教育思路的实践平台:班级生活中的发展问题 73
(三)教育思路的逐步展开:解决发展问题的四个环节 84
第三章 在日常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教育思路 95
一、结合具体场景进行具体创造 97
(一)见证教育思路的又一个典型案例 97
(二)从案例来看运用教育思路时的具体创造 100
二、超越具体场景形成长期规划 104
(一)优秀教师的专业经验:从成长史的角度关注学生发展 104
(二)新型班主任的新视野:在新的思路中敞开战略空间 109
结语 120
前言
在持续十余年扎根班级管理实践开展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我非常钦佩各位班主任的敬业精神。随着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尤其是看到许多优秀班主任的创造,我看到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发展方向:这个时代更需要“智慧型班主任”,而不仅仅是“勤奋型班主任”和“爱心型班主任”。
勤奋型班主任的典型特征是为应对层出不穷的各项班级事务而勤劳工作,甚至为此而每天提前上班、推迟下班;爱心型班主任的典型特征是对学生的无限关爱,乃至事无巨细、人无远近,解决学生遇到的麻烦的最高对策就是教师的爱心。事实上,无论是“勤奋”还是“爱心”都不是教师的专业特征,而最多只能是非专业特征,即适用于其他任何职业或专业的特征。相比之下,“智慧”——用先进的教育思路和系统的教育方法为其内涵的专业智慧,才是作为专业人士的班主任最应彰显的专业特征。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效率很高,可以潇洒地按时上班和下班,从而超越勤奋型班主任;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超越爱心型班主任,充分利用“生生交往”来激发每一位学生“个体自主”,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以相互激发,而不必等着一位班主任或更多教师广施爱心。
要让专业智慧成就专业人生,我们不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形成超越“勤奋型班主任”和“爱心型班主任”的实践方略,而且还需要用研究的心态来面对充满活力的班级生活——这就是我们主张智慧型班主任“实践创新”的两层含义。为此,这套丛书力图探索的不仅是处理班级事务的具体技法,而更多的是激发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教育思路”、“系统方法”、“整体计划”;不仅如此,所有这一切宏观的战略、中观的部署都要化为微观的活动,但这种具体的活动已经超越了琐碎的、就事论事的格局,汇成了班级生活中的“系列活动”,用以为学生敞开奏响心灵之歌、汇成生命乐章的新空间。
实际上,这套丛书得以形成,不仅得益于作者深入中小学实践中开展的班级建设研究,更得益于和我们一起合作研究的诸多班主任的创新之举。在合作研究中,这些班主任不满足于勤奋地应对事务、不满足于用一个人的爱心来解决所有人的发展问题,而是努力探索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新的教育智慧。他们发自内心的真诚而富有灵气的专业追求,他们发动学生开展的真切而富有活力的班级活动,师生共同创造的真实而充满豪情的发展成效,让我们看到了这一领域中充满希望的新空间。正是在这样的希望空间中,才有可能出现新的班主任、新的班级、新的教育思路、新的教育方法、新的生命品质。
在这样的希望空间继续前行,我们会为自己是“智慧型班主任”及其同路人而更加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