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李老师:17532028959

刘老师:17330255908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图书简介:

作者:褚宏启、张亚星等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定价:76元

编辑推荐:

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社会更加复杂,变化更快,相互依赖加强,相互竞争加剧。新时代、新社会需要新素养、新教育。教育目标的变化与升级对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提出了客观要求。本书聚焦于教育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综合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从系统论的视角、教育发展要素的视角阐明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机理,构建教育内生发展模型,提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三条路径——结构路径、技术路径和制度路径,为教育发展方式及其转变提供了一个富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本书还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校管理方式、政府教育行政方式转变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本书所建构的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内容简介: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是21世纪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本书深入探讨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和途径,怎样实现教育发展。第一章为总论,为教育发展方式及其转变提出分析框架,论述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动因、路径,深入探讨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机理,阐明教育的内生发展模型及其政策涵义。第二、三、四、五章分别研究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校管理方式、政府教育行政方式的转变,力图通过实证研究,详尽描述教育发展方式的现实状况、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并提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路径。第六章是综合研究,阐释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校管理方式、政府教育行政方式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机制,为教育发展方式的整体转变提出综合性建议。

目录:

第一章 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与内容

节 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 3

一、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背景与核心素养的提出 5

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国内背景与我国教育目标的升级 10

三、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本质 19

四、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5

五、我国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 28

第二节 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三条路径30

一、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构路径: 调整教育结构 30

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技术路径: 转变教学模式 35

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路径: 转变教育管理方式 41

第三节 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机理与教育的内生发展模型 45

一、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要素分析与内在机理 45

二、教育的内生发展模型及其政策意涵 51

三、通过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内生发展 53

四、通过加强教育研究促进教育内生发展 61

第四节 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方式转变 65

一、学前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65

二、义务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74

三、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84

四、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93

五、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101

六、继续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111

第五节 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 118

一、广义的分析框架  119

二、狭义的分析框架  123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126

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实地调研情况  126

第二章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节 文献综述 130

一、学习方式的概念 131

二、学习方式的现状 132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 134

四、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137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141

第二节 研究设计142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42

二、研究方法 143

三、研究工具 145

四、调研过程与样本 150

第三节 研究发现 152

一、学生学习方式概况 153

二、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62

三、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169

第四节 对策建议 189

一、针对学生学习特点, 因材施教 190

二、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191

三、改革教育评价模式,优化环境氛围 194

第三章 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节 文献综述 198

一、教学方式与自主支持教学方式 198

二、教学方式的现状 200

三、教学方式的效用 202

四、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203

第二节 研究设计 205

一、研究方法  205

二、研究工具 206

三、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207

第三节 研究发现 209

一、教师自主支持教学方式的现状 209

二、教师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217

三、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221

第四节 对策建议 234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35

二、提升教师教研理性化和专业化水平 236

三、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推动教学方式转变 237

四、以学校民主管理促教学方式转变 238

五、以信息技术促教学方式转变 239

第四章 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

节 文献综述 242

一、学校管理方式概念 242

二、学校管理方式的现状 244

三、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 246

四、学校管理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251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255

第二节 研究设计 256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56

二、研究方法 257

三、研究工具 258

四、调研过程与样本 264

第三节 研究发现 269

一、学校管理方式概况 269

二、学校管理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91

三、学校管理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293

第四节 对策建议302

一、明确管理方式转变的价值导向 302

二、加强富有针对性的培训支持 303

三、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 304

四、切实加快转变教育行政方式 306

第五章 教育行政方式转变

节 文献综述 308

一、教育行政方式的概念 309

二、教育行政方式的现状 311

三、教育行政方式的转变 313

四、教育行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314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316

第二节 研究设计 317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317

二、研究方法 318

三、研究工具 319

四、调研过程与样本 320

第三节 研究发现 321

一、教育行政方式概况 321

二、教育行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26

三、教育行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334

第四节 对策建议 342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行政价值目标 342

二、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 343

三、通过简政放权和多元参与释放学校教育活力 345

四、通过适度集权加强基层教育行政组织统筹能力346

五、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育行政人员专业化 347

第六章 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分析

节 研究设计 352

一、研究目标和内容 352

二、研究方法 352

三、研究工具 353

四、调研过程与样本 355

第二节 研究发现 360

一、区县教育行政方式对学校管理方式的影响  360

二、学校管理方式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362

三、教师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368

四、区县教育行政、学校管理与教师教学的关系  369

五、区县教育行政、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方式的关系 373

第三节 关于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375

一、建构突出教学质量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 376

二、加强理念与能力并重的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378

三、建构自主与共治有机结合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380

四、以确权定责与科学放权为核心调整政校关系 382

参考文献385

 

联系方式

  1. 李老师:17532028959
  2. 刘老师:17330255908
  3.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4.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版权 © 河北博苑佳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遨游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