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17532028959
刘老师:17330255908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图书简介:
作者:李镇西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定价:38元
书号:9787570204540
编辑推荐:
1、李镇西是当代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家,其倡导的平民教育实践曾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取得很大成就,其几十年教育精华汇聚于这本《给教师的36条建议》,多年畅销,已成为当代教师的经典。
2、本书经过作者的修订,内容与表述更为严谨。在保留原有36条建议的基础上,又新增了部分全新内容,使得体系更加完备。
3、国内教育名家如朱永新、孙云晓、周国平、卢勤等真情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为李镇西集数十年教学经验为中国教师量身打造的心血之作。作为国内影响极大的当代教育名师,李镇西针对国内教学环境、学生和家长特点、教师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等提出中肯建议。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如何对待特殊的学生?如何保障教师的尊严以及具体的一些教学技巧,书中都给出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建议。全书以平易近人的口吻侃侃而谈,通俗易懂,辅以大量具体案例,具有很强的实战性。
作者简介:
李镇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哲学博士。先后在多所学校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并曾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出版有《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等著作数十部。曾获“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教育专家”“成都市劳动模范”“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2000年他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2008年9月,赴乌克兰出席纪念苏霍姆林斯基九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荣获乌克教育科学院颁发的“学习和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特别奖”。
目 录:
辑智慧教师养成记
1为什么要减少“刻意教育”?_3
2.如何把握好教育过程中的“宽”与“严”?_11
3面对复杂的社会,如何对学生进行真实的教育?_16
4如何把课文讲得有厚度?_27
5.如何理解并缔造“完美教室”?_34
6如何与学校的同事处理好人际关系?_43
7.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_52
8.如何与“不支持自己”的校长相处?_57
第二辑成为好的自己
9.什么才是真正的“一线教师”?_65
10.我怎样才能成为“名师”?_77
11教师成长有哪些关键因素?_82
12.如何对待自己的教育失误?_99
13.读不懂一些教育理论著作怎么办?_109
14.如何看待浮躁?_117
15.决定人生高度与事业境界的究竟是什么?_124
16.我该不该继续攻读学位?_128
17.“新教育实验”对一个普通老师有什么意义?_133
18.我是怎么成为所谓“教育名人”的?_146
第三辑教育的技巧
19.教育是艺术还是技术?_151
20.天面对学生该做些什么?_158
21.如何次确立班委干部?_168
22.如何次给学生安排座位?_171
23.如何开好次主题班会?_174
24.如何开好次家长会?_177
25.如何搞好次活动?_181
26.怎样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_184
27.怎么才算是真正的“爱国”?_195
28如何把学生“日记”当做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_198
第四辑对待“特殊学生”有妙招
29.如何善待“后进生”?_209
30.如何有效地与孩子谈心?_222
31.班里有了“小偷”怎么办?_230
32.如何把每一个“意外”都当做教育资源?_245
33.能够对学生用“兵法”吗?_255
34.教育可不可以要惩罚?_260
第五辑教师的尊严源于何处
35.班干部应该取消吗?_269
36.怎么理解“爱孩子”?_274
37.把学生培养得太善良了,他们以后会不会吃亏呢?_278
38.如何面对家长的?_284
39.教师的尊严源于何处?_292
附录
百问简答_301
媒体评论:
李镇西用他的爱心创造了他的教育辉煌,成为中国教师的杰出代表。
——新教育发起人、苏州大学博导 朱永新
教育决定未来。今日中国的教育状况决定了今日青少年的精神品质,因而也决定了未来中国的社会面貌。“大教育书系”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著名作家 周国平
在我心目中,教育家不仅是社会的良心,也是人类的智者,他能够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也能从光明中看到黑暗,从而引领人们富有激情和理性的生活。教育家是拥有大爱的人,所谓大爱就是给予人本质的爱,符合长远利益的爱,也就是理性的爱。所以,教育家会倡导自由与规则的平衡。显然,这正是大教育丛书追求的宗旨和目标。
—— 著名教育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孙云晓
学校教育的美,在于教授孩子知识,并能容纳孩子的多样化,让孩子因为不同,所以多彩;家庭教育的美,在于父母能对孩子有“敬畏之心”,不去改变他而是以厚德载物的情怀去欣赏他;社会教育的美,在于包容孩子的各种生活形态,学会生存,享受生活,获得幸福。而“大教育”书系正是涵盖学校、家庭、孩子、父母和社会等各种教育角度的全方位教育书系。它不以孩子成“才”为目的,而是培养真正“完整的人”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 卢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