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李老师:17532028959

刘老师:17330255908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数字出版物产品目录
师德师风——做新时代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权威专家、知名校长、优秀教师领衔授课

聚焦“师德”,阐释新时代 “好老师”标准

帮助一线教师修炼“道德情操”,获得专业提升

一、出版机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音像出版社

二、产品形式:音像出版物,U盘载体,每套U盘可装机8台,配有《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实施指南》6本。

三、产品定价4980元

四、内容简介

本出版物以“如何成为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为主题, 聚焦“师德”,阐释在新时代背景下一名“好老师”应该如何修炼自己的“道德情操”。本出版物关注新时代教师个体成长及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全国知名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分别从理论高度阐述“师者,人之模范也”,解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理念,从学校管理层面剖析如何引导和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的理念、方法,从一线教师角度分享如何做到育人先育己、修身先立德的从教经验。本套出版物可帮助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找到修炼个人“道德情操”的抓手,获得专业提升的路径和方法,强化内功修炼,在获得自身成长的同时,实现教书育人的职业目标。

五、领衔专家

班建武,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原理、教师伦理、劳动教育、青少年文化等。

齐学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道德教育,班主任专业化理论与实践探索。

张红,北京教育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中小学德育,师德教育,课程与教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发表《重建有魅力的师德教育》《课程改革与德育创新》《教师的职业伦理精神与人格魅力》等著作。

六、课程目录

序号

课程

主题

作者

单位、职务、职称

1

准确把握师德的职业属性

何谓师德?  

班建武

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2

教师职业的根本任务   

3

师德与隐性德育

师德的存在形态   

4

师德是一种隐性德育  

5

师爱与师能

爱心不等于爱  

6

爱的本质是关系

7

准确识别孩子的需要

8

师德与教师幸福

幸福的真谛

9

做配享幸福的教师

10

从责任机制到幸福伦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

以往师德教育背后的价值观

张  红

北京教育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11

今天需要怎样的价值观

12

变与不变——规范变迁背后的专业伦理精神实质

师德规范的变与不变

13

教师伦理精神的实质

14

公正与关怀——构建教育型师生关系

教师重要伦理范畴:教育关怀

15

教育爱的特点和形式

16

教师重要伦理范畴:教育公正

17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人格的教育力量

教师重要伦理范畴:教育人格

18

教师人格修养

19

教师之善的本质

20

将课堂建成师生道德互动场

什么是学科德育及课堂教学形态的级序

张鲁川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德育研究部研究员

21

学科德育的底层逻辑

22

做“四心”老师,享受和儿童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做“四心”老师,享受和儿童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郭文红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教师

23

保持善良,保持努力

心善良,行努力

俞正强

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

24

师德建设是一个柔软的过程

25

享受学生的成长

26

校长要做个教育人

27

心甘情愿,是教师最温暖的特质

从“强控制”到“弱控制”

吴新君

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教师

28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29

我的教育情怀

我的教育情怀

齐学红

南京师范大学

陈宇

南京第二十七高级中学

30

做有温度的教育

做有温度的教育

王瑾

南京市人民中学

31

当代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

当代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

朱曦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七、产品配书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实施指南》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 组织编写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书号:9787519126001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定价¥39.80

     

 

编辑推荐

本书首先帮助一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学习、理解、贯彻、落实《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简称《规则》)的有关要求,使一线教育工作者明确教育惩戒与体罚的根本区别,促进教育工作者敢于使用《规则》、正确使用《规则》,解决以往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敢管和不会管的问题。因此,本书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其次,本书在以往教育惩戒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规则》进一步明确教育惩戒的定义、内涵、范畴,从而推进教育领域对于教育惩戒的研究深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书稿针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简称《规则》)的内容进行细致准确的解读,辅以丰富且典型的案例及其解析,以帮助中小学教师、校长等读者正确地理解《规则》、使用《规则》。书稿按照《规则》的结构展开,着重探讨了教育惩戒的实施部分,以解决一线教师不敢用教育惩戒、不会用教育惩戒的问题。本书的编写以实用为目的,相信中小学教师在通读全书后,一定能够迅速掌握教育惩戒的实施要求,并能够在实践中敢于科学、准确地实施教育惩戒,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并就重大问题进行政策调研;起草综合性教育法律法规草案;承办全国教育系统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的有关工作;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目录

第一章中小学教育惩戒概论 1

第一节教育惩戒的立法目的1

第二节教育惩戒的概念界定10

第三节教育惩戒的主体职责18

第二章中小学教育惩戒的实施 23

第一节教育惩戒的实施原则 23

第二节教育惩戒的实施对象31

第三节一般教育惩戒的实施36

第四节较重教育惩戒的实施51

第五节严重教育惩戒的实施 59

第六节特殊情况下的教育惩戒 68

第七节教育惩戒的后续教育74

第三章中小学教育惩戒的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 80

第一节教育惩戒的禁止行为 80

第二节违法教育惩戒的法律责任100

第三节教育惩戒的学校监督114

第四节教育惩戒的法律救济122

第四章中小学教育惩戒的保障 129

第一节教育惩戒的家校协作129

第二节教育惩戒的宣传培训135

第三节教育惩戒的报送备案 139

第四节教育惩戒的实施细则 142

附录一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就《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答记者问151

附录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158

附录三未成年人保护法163

附录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86

联系方式

  1. 李老师:17532028959
  2. 刘老师:17330255908
  3.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4.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版权 © 河北博苑佳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遨游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