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17532028959
刘老师:17330255908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研发背景
“双减”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当前学校教育生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大的方面说,如何让教育回归学校,回归家庭?具体来说,在“双减”背景下,学校的管理者、一线教师应该如何调整心态和工作方式?对于家长,又该如何调整家庭教育的方式?家校共育又会产生哪些新的问题,如何解决?
基本资料
1.出版形式:电子出版物,U盘载体,每套U盘可装机8台,配有图书6本。
2.产品定价:5980元
内容介绍
特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儿童中心的专家以及知名校长,从理论高度对“双减”政策进行解读;从学校实践层面分享成功经验,为校长、教师、家长提供了心态调整的有效方法;针对“双减”带来的课后服务、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学生自主管理、家校共育等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帮助校长、教师形成“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新思路、新方法;帮助家长有效缓解教育焦虑,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介绍
吴洪健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双重专业背景,国家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特聘心理专家。
洪明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务院妇儿工委智库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课程目录
序号 |
主题 |
课程 |
1 |
政策解读 |
“双减”政策背景及意义 |
2 |
心理调整 与适应 |
“双减”背景下校长心态调整 |
3 |
“双减”后教师面对的变与不变 |
|
4 |
面对“双减”,教师心态调整的具体方法 |
|
5 |
面对“双减”,家长的心理调整 |
|
6 |
课后服务 设计实施 |
课后服务的整体设计 |
7 |
课后服务的注意事项 |
|
8 |
教学作业 设计优化 |
课堂教学目标与学生作业 |
9 |
课堂教学结构与作业类型 |
|
10 |
学生的学习与作业的方式 |
|
11 |
学生认知过程与能力发展 |
|
12 |
各学段的学习与作业指导 |
|
13 |
创新人才培养的作业设计 |
|
14 |
学生作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
|
15 |
学生发展与作业评价机制 |
|
16 |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意义和价值 |
17 |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关键要素和环节 |
|
18 |
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学校策略 |
|
19 |
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班级策略 |
|
20 |
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学校策略 |
|
21 |
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班级策略 |
|
22 |
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家校协同策略 |
|
23 |
家庭中培养自主管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的策略 |
|
24 |
家校共育策略与方法 |
“双减”后家校共育的新趋势 |
25 |
“双减”后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 |
|
26 |
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解而教 |
|
27 |
多元智能理论对培养孩子的启示 |
|
28 |
亲子活动的意义和具体做法 |
|
29 |
中小学阶段亲子活动及差异 |
配套图书
1
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
作者:王月芬
书号:9787519126292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定价¥49.80
01
编辑推荐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特等奖、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果主持人——王月芬博士力作。
★“首届全国优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研究》的核心内容,专业性和实践性兼具。
02
内容简介
作业一直备受关注,却又饱受质疑。作业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名片”,作业设计质量、作业实施效果等都应成为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
本书聚焦单元作业,主要探讨了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是作业的内涵和价值;
二是作业设计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
三是当下作业设计中存在的真实问题;
四是为何要形成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观?
五是课程视域作业设计观下作业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六是课程视域下作业设计策略如何“可视化”。
03
作者简介
王月芬博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正高级教师。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第二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研制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综合组、测评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改革、作业、评价等。已出版专著《透析作业——基于30000份数据的研究》。博士论文《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研究》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主持研究的“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2017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特等奖,2018年获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
家庭作业的迷思
作者:艾尔菲·科恩(美国)
书号:9787519109509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定价¥25.00
01
编辑推荐
“家庭作业有益于学生”的神话在这本书中走下神坛。家庭作业不仅是孩子的负担,也是家长的负担,而我们应该寻找更好的方式去教育我们深爱的孩子。《家庭作业的迷思》这本书专讲作业这件事,作者以犀利的观点、大量数据来颠覆老师和家长们对于家庭作业的惯性思维,让读者重新思考家庭作业存在的意义。
02
内容简介
《家庭作业的迷思》一书系统审视了人们对家庭作业的通常辩解,比如提升成绩、巩固知识、训练学习技巧和责任感等。本书作者艾尔菲·科恩指出:没有任何一项上述假设实际上通过了研究、逻辑及经验的检测。本书的分析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由于我们对孩子的不信任、对学习的一系列误解及对竞争力错误的关注,不仅使我们的孩子拥有越来越少的自由时间,而且使我们的家庭有了越来越多的矛盾。科恩告诉我们,应该反思孩子在学校及放学后的时间安排,以拯救我们的家庭及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03
作者简介
艾尔菲·科恩(Alfie Kohn),1957年生于美国,著名作家、演讲家,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领军人。他对教育、教养和人类行为等领域都有涉猎,并基于社会科学的探索,对教养、管理及美国社会提出了广泛批评,因此广受争议。著作有《没有争议》《你知道他们说什么》《人性的光明》《教养之外》《用奖赏来处罚》《我们的孩子应得的学校》《无条件的教养》等。
3
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
作者:方臻、夏雪梅
书号:9787504186461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定价¥38.00
01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研究了作业的教学功能和心理机制,同时很接地气,有丰富的各学科案例,既有现象分析,又有系统的操作性建议。
02
内容简介
老师们几乎每天都会布置作业,但学生喜欢老师布置的作业吗?理想的作业行为除了“完成”和“正确”外,更重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目前,学生作业存在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本书从作业现状调查入手,分析学生作业心理机制,提出作业设计原则,并分别从常规作业、分层作业、单元作业、长周期作业等方面对作业设计进行具体指导。本书案例丰富,对于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改进中小学作业质量有着普遍指导意义。相信读者看后会很有共鸣,也很受教益。
4
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
作者:马燕婷,胡靓瑛
书号:9787576016093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8月
定价¥40.00
01
编辑推荐
《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作为学校作业设计实践与研究成果之一,呈现多种样式的小学低年段作业设计,体现学校多门学科教师对作业设计的探索,是对一线教师综合课程实施、资源开发、教学评价及教学环境等诸多教育要素进行的融求知、实践、创造为一体的校本化作业研究总结。本研究围绕作业的“轻负担——多功能——活动化——成长性”愿景标的,为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提供了14中作业类型的理念、设计方法与实施建议。
02
内容简介
好作业是“秀”出来的!
好作业是“玩”出来的!
好作业是“磨”出来的!
教师突破传统作业的固化体系,呈现丰富多彩的作业设计。单元类作业丰富着单元教学设计,撬动课堂变革;游戏式作业顺应儿童好玩的天性,在动手实践中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合作类作业通过任务的解决,培养孩子沟通交往的能力;体验式作业引领儿童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与建构过程,让学习者充分浸润于学习中;自主式作业兼顾教师的指导与学习者的发展需求,提升自我效能感;创智类作业追求创新开放,彰显儿童在作业中的个性发展;跨学科作业融通多门学科,着力培育全面发展的人。还有,主题类作业、表达类作业、制作类作业、探究类作业、专题类作业、想象类作业、非正式作业……作业设计的创新永无止境!
03
作者简介
马燕婷,女,198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杨浦区学科带头人,杨浦区青联委员。曾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上海市家庭教育优秀指导者”称号;领衔区域小学融入教育研究,出版“家庭教育百问读本”丛书中的《微型课程讲义》;领衔学校课题荣获上海市德尚课题一等奖,杨浦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胡靓瑛,女,1974年出生于上海,现任上海市杨浦小学分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高级教师。曾获得“上海市园丁奖”“杨浦区园丁奖”。从教二十多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线,领衔学校课题先后荣获杨浦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二等奖。“坚信努力的价值,让校园里每一个人学习成长”是她的教育理想。
5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实施指南
(2本)
作者:教育部政策法规司
书号:9787519126001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定价¥39.80
01
编辑推荐
本书首先帮助一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学习、理解、贯彻、落实《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简称《规则》)的有关要求,使一线教育工作者明确教育惩戒与体罚的根本区别,促进教育工作者敢于使用《规则》、正确使用《规则》,解决以往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敢管和不会管的问题。因此,本书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其次,本书在以往教育惩戒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规则》进一步明确教育惩戒的定义、内涵、范畴,从而推进教育领域对于教育惩戒的研究深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02
内容简介
书稿针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简称《规则》)的内容进行细致准确的解读,辅以丰富且典型的案例及其解析,以帮助中小学教师、校长等读者正确地理解《规则》、使用《规则》。书稿按照《规则》的结构展开,着重探讨了教育惩戒的实施部分,以解决一线教师不敢用教育惩戒、不会用教育惩戒的问题。本书的编写以实用为目的,相信中小学教师在通读全书后,一定能够迅速掌握教育惩戒的实施要求,并能够在实践中敢于科学、准确地实施教育惩戒,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03
作者简介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并就重大问题进行政策调研;起草综合性教育法律法规草案;承办全国教育系统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的有关工作;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