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李老师:17532028959

刘老师:17330255908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好书推荐
《选课走班100问》

《选课走班100问》

 

  者:王春易  等著

ISBN9787300255088

  价:68.00

  本:16

  数:252

出版时间:20189

本书亮点:

    《选课走班100问》系统树立了北京十一中学选课走班”10年经验,提供流程、策略、工具和方法,帮助教师从容应对新高考挑战

作者简介:

    王春易,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主持的聚焦学生的学习:教学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研究,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著有《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等。

内容简介:

    北京十一学校自2009年始,在初中、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以选课走班为切入口的育人模式创新。在近十年的实践探索中,十一人以极大的教育热情迎接挑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孵化了大量的流程、策略、工具和方法。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从课程、学生、教师和机制四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北京十一学校实践选课走班100个问题,针对每一个问题,给出了详尽分析和解决方案。

    本书可为各地中小学开展选课走班提供参考,也为每一位教育者更好地服务学生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目录

︱第一辑︱ 课程:让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跑道

 

1. 选课走班,学校该如何设计课程方案?

2. 选课走班,分层课程如何设置?

3. 选课走班,分类课程如何设置?

4. 选课走班后,综合课程有哪些?

5. 选课走班,为什么要有特需课程?

6. 课程种类多了、层级多了,如何更好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

7. 课程多样了,课程内容从哪里来?

 8. 课程这么多,该怎么管理呢?

9. 课程很多,学生和老师怎么了解课程?

10. 选课的一般流程是怎样的?

11. 如何使学生选到合适的课程?

12. 选课,是选课程还是选老师?

13. 学生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课程层次吗?

14. 课程种类、层次那么多,怎么保证教学质量呢?

15. 选课走班,开发课程资源时要注意什么?

16. 选课走班后,为什么要推进基于标准的学习

17. 选课走班后,课堂教学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18. 课程分层、分类,该怎么命题呢?

19. 为什么将每个学期划分为两个大学段和一个小学段?

20. 选课走班后,公共空间怎么还多起来了?

 

︱第二辑︱ 学生:选择了,就要承担起责任

 

1. 刚开始选课走班时,学生不会选择怎么办?

2. 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选课走班?

3. 选课走班后,学生会面临哪些挑战?

4. 没有固定教室,没有行政班班主任,学生在哪些方面容易出问题?

5. 没有行政班,学生该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6. 没有固定班级,学生的归属感从哪里来?

7. 学生处于流动状态,学习质量如何保证?

8. 选课走班后,自主支配的时间多了,学生不会规划怎么办?

9. 走班了,有些学生会感觉没人了,难免放纵自己,该怎么办呢?

10. 走班了,外部压力少了,有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怎么办?

11. 走班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往机会,该怎么帮助学生减少交往中的问题呢?

12. 没有行政班,有的学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怎么办?

13. 走班制下,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14. 原来自习课上有老师盯着,现在学生在不同教室里自习,怎么保证自习效果呢?

15. 没有行政班班主任,学生请假、教师发通知等问题怎么解决?

16. 没有行政班,运动会怎么开?

17. 没有了行政班,缴费怎么办?

18. 没有行政班,卫生疾控、学生体检、防疫等怎么办?

19. 原来学生有什么事儿都去找班主任,现在遇到问题该找谁?

20. 学生走班了,学科教室的值日该怎么安排?

21. 学生走班了,还需要设置班干部吗?

22. 没有行政班,评优怎么办?

23. 没有行政班,家长会怎么开?

24. 没有固定教室和座位,学生的个人物品该怎么放?

25. 选课走班后,感觉一下子出现了那么多的问题学生,这是怎么回事?

26. 没有行政班班主任,学生违纪该如何处理?

27. 导师和班主任有什么不同?

28. 选课走班后,年级工作重点有什么变化?

29. 选课走班,适合所有学生吗?

30. 选课走班,家长担心或不支持怎么办?

 

︱第三辑︱ 教师:不育人,无法教书

 

1. 选课走班给教学带来哪些挑战?

2. 没有行政班班主任可以依靠,遇到教育、教学问题,该怎么办?

3. 课程多了,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可以了吗?

4. 学生走班,教师不动,教师该如何全面了解学生?

5. 遇到一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6. 教育顾问与班主任有何不同?

7. 选课走班,学生看上去更容易犯错误了,教师该怎么办?

8. 没有行政班班主任了,学科教师应如何与学生家长良好互动,以助力学生发展?

9. 学生到不同的教室里走班上课,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10. 学生随时处于流动状态,怎样才能好学生的学习?

11. 每天有两三节自习课,有些学生却还完不成作业,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做好规划?

12. 过去按行政班收发作业,现在学生处于流动状态,教师该如何收发作业?

13. 课程分层、分类了,年级层面如何评估各个教学班的教学质量?

14. 没有行政班,教师如何进行学情分析?

15. 怎样建设学科教室,能更好地助力学生学习?

16. 选课了,教师如何让自己所教的课程变得更有魅力和价值呢?

17. 可选择的课程很多,学生难免犹豫纠结,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选课?

18. 选课走班初期,老师往往为找不到学生而焦虑,这是为什么呢?

19. 学生随时在流动,老师如果需要找学生,怎么才能找到?

20. 学生选课走班了,教师备课、上课有什么变化吗?

21. 课程有数百种,都是怎么开发出来的?

22. 每个学期都开设几百种课程,有这个必要吗?

23. 同一年级同一学科,课程有层、有类,教研组该如何组织教研?

24. 为什么选课走班更能加快教师成长?

25. 在选课走班这场变革中,如何激励教师迎接挑战,不断成长?

 

︱第四辑︱ 机制:从管理到唤醒和引领

 

1. 选课走班,学校需要设置新部门吗?

2. 没有行政班,年级工作如何开展?

3. 没有行政班,原来由班主任处理的事务性工作怎么办?

4. 学生的目标引领、生涯规划,由谁来主责?

5. 没有行政班,学生的常规管理怎么办?

6. 自习增多,地点又不固定,如何保证自习秩序?

7. 两周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小学段,该如何组织?

8. 选课走班后,研究性学习该怎么开展?

9. 过去团支部建在班上,现在该如何做?

10. 没有行政班,年级不方便了,怎么办?

11. 没有行政班班主任,年级主任该抓什么?

12. 选课走班,没有行政班班主任,家校怎么实现有效沟通?

13. 选课走班,需要更多的教室和教师,该如何解决?

14. 选课走班,该怎样挖掘和设计学校的空间资源?

15. 学生到学科教室上课,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学科教室?

16. 活动性课程怎样开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17. 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组织蓬勃地生长起来?

18. 用什么机制和方法来推动学生越来越有想法呢?

19. 选课走班,学生该如何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领导力?

20. 小班化了,教学上的挑战为什么反而大了?

21. 选课走班,教学质量评估和绩效评价应该如何做?

22. 选课走班,需要怎样的信息化平台支撑?

23. 实施选课走班,该怎么管控风险?

24. 选课走班后,原有的学校制度还行得通吗?

25. 选课走班后,学校和年级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后 记

 

作者寄语:

    2016年,全国各地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陆续出台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其中,特别大的变化是高考将采用“3+3”模式。这意味着高考的科目中有三门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由此,选课走班成为必然。

    一时间,很多学校教师感到困惑和茫然,的确,要改变长久以来的行政班管理模式,实施选课走班,需要准备的事情太多了。

    值得大家关注的是,到2016年,北京市十一学校实行以选课走班为教学组织形式、以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为价值追求的育人模式探索已经进行了近8年。针对选课走班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学校已经找到了一些路径和方法,形成了一些机制和策略。当然,在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路上,在变革不断深化的途中,我们依旧面临挑战,于是就有了普通中学选课走班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这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课题。借此,我们系统梳理了,在选课走班过程中教育学遇到的问题、挑战,以及我们摸索出来的应对之策,以此推进我校创新育人模式探索的深入进行,同时也给刚刚进行或者即将进行选课走班实践的同行以借鉴。

    本课题聚焦学生的发展,从课程、学生、教师、机制四个维度梳理问题,总结应对策略和方法。刘伟老师、朱则光老师、赵继红老师和田俊老师分别负责,很多老师也参与其中,大家一起梳理问题、总结案例、整理素材、研究对策。在此,衷心感谢辛苦付出的每位老师。此外,衷心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张万珠先生,他也全程参与了对问题的梳理,并提出了不少建议,他的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一遍一遍通读书稿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到,书中的每一个问题和应对策略,虽然是经过我们课题组老师的手梳理出来的,但它们实质上却是全体十一人用近十年的光阴做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其实是全体十一人用情怀、用智慧、用坚韧完成的。身为十一人中的一分子,参能与其中,有机会负责该课题研究,并牵头写作此书,我感到无比荣幸。真心感谢十一学校,感谢我的同事们,感谢亲爱的同学们!

 

王春易

201888

 

 

联系方式

  1. 李老师:17532028959
  2. 刘老师:17330255908
  3.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4.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版权 © 河北博苑佳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遨游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