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李老师:17532028959

刘老师:17330255908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好书推荐
促进教学的测验与评价
  • 印刷时间:2016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7550261

  • 丛书名:大夏书系·教师专业发展



编辑推荐


2016年中国教育新闻网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 教师专业成长类!

2016年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全国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 教师专业成长类!

精教学、通评价,专家型教师必修之路,李希贵作序推荐!

一名普通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评价学生学习进展,诊断自己教学的成效与得失,使评价有效引领、支持和辅助自己的教学?

一位教研员或命题者如何编制出一份符合测量学要求、经得起元评价考验的试题,以确保关键考试的命题质量?

一所学校如何构建体现育人为本理念、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制度?

一个地区如何做好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及时发现当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予以有针对性的补救,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编辑推荐篇章:

P 38 编制测验细目表

P 200 评语写作

 

内容简介


测验与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无论是师范生培养,还是教师职后发展,都没有对教育评价培训给以足够的重视,导致不少教师对评价的理解失之偏颇,测验与评价技能有很大缺失。教师既要精通教学,又要钻研评价,“用两条腿走路”,才能真正成为专家型教师。

《促进教学的测验与评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具体的案例,阐释了测验与评价的基本原理,详解了测验与评价设计的各种技能,可以使教师们掌握各种常用评价工具和方式,对评价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与针对性改进,从而大幅提升评价及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

赵德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具影响力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校评估、影响力评估等。近年来主持教育部、北京市教科规划办、北京市教育学会等单位委托课题多项,在SSCI及CSSCI期刊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及合作出版著作5部。

目  录

推荐序(李希贵) 1
自 序 3
第1章 走近测验与评价 1
教学离不开测验与评价。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通过测验与评价分析学情,诊断学生达成预期目标的程度,才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概 览 2
初步认识教育评价 3
几种经典的教育评价模式 9
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 16
为什么重视测验与评价 25
参考文献 30

第2章 如何设计测验与评价 33
测验与评价需要精心设计。教师只有以严谨的态度设计或选编测验,确保测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测验才能为教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概 览 34


前  言

推荐序
李希贵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认识赵德成老师,是缘于本世纪初的第八次课程改革。那时我正在潍坊担任教育局长,听过赵老师一个有关评价改革的报告,如坐春风,耳目一新。自然,我也施加自己的影响力,把赵老师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全市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媒体评论


教育评价是深入推动课程改革的瓶颈。只有教育者把握教育评价的本质,掌握新兴评价方法和相关分析技术,能在实践中准确有效评价学生的多元发展,才能强有力地引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切实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教师需要学习,需要专业支持。这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希望更多的教育者、研究者,乃至师范生能发现这本好书,能反思与改进自身评价实践,并进而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创新。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李希贵

免费在线读

编制测验细目表
无论教师出于何种目的使用测验与评价,最后都要基于学生在测验中的表现来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出推论,所以每一个测验都必须保证能测到自己想测的东西,题目能代表预测的范围,要确保测验的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是一个专业术语,第3章会对它进行专门讨论)。在教学中使用测验与评价,特别是带有达标验收性质的终结性评价,如单元测验、期末测验以及教育质量监测,一般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编制测验细目表。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1](280)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加强了课程管理的规范性。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与深入,18个学科课程标准已于2011年由实验稿修订为正式版本,课程标准走进每一个教师的工作。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例,[2](5)它采用9年一贯制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与阶段性。而各学段则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领域提出本学段应达成的基本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领域的目标是这样描述的。[2](6)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朗诵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联系方式

  1. 李老师:17532028959
  2. 刘老师:17330255908
  3.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4.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版权 © 河北博苑佳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遨游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