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李老师:17532028959

刘老师:17330255908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好书推荐
课堂观察与教师专业成长

主编简介

王雁苓,吉林省教育学院继教办、吉林省国培项目办副主任,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教育部“国培计划”——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培训质量标准》课题研究;主持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研吉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3项。在《吉林大学学报》《情报科学》等重要期刊发表《基于网络检索的语料库软件系统评述》《数据字典应用建模》《数字图书馆领域国外开源软件研究》等学术论文3篇;在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7篇,文章内容被多次引用和下载。


基本信息

    编:王雁苓

书    号:ISBN 978-7-5012-5265-7

  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开    本:小16开

印    张:11

字    数:191千字

定    价:35.00元

读者定位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干部、 教育研究者

内容简介

    课堂是我们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应当从教学中学教学。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包括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优异的教学能力、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与学生交往的能力、教学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力、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以及良好的性格。这都要在课堂上反复实践中磨练出来。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教师在课堂上的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倘若能对自己和他人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将他人和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教学观念、分析教学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那么就可以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让自己走上专业成长之路。

    除了我们的教学行为,观察课堂上的学生也是我们专业成长的一条途径。诚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要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教师必须向生活学习,向教育对象学习,必须研究教的方法,研究各种学问。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走专业发展之路,才能培养出更多时代需要、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翻开本书,我们一起观察课堂,走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做研究型教师,做专家型教师。

全书目录

专题一  课堂观察及其对教师的意义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是有道德的课堂?课堂观察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让我们在本专题,首先了解何为课堂观察,以及它的类型、特点,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一、认识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的理解

(二)课堂观察的类型及特点

    二、课堂观察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

(二)实施阶段: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资料

(三)分析阶段:观察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三、课堂观察的注意事项

(一)观察点的确定

(二)关于记录工具的设计

(三)关于现场记录

(四)关于数据的分析与推论

    四、课堂观察对于教师的意义

(一)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二)增进专业反省意识

(三)纠正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有效提升教师的参与教育研究意识,促进授课教师自主改进教学

专题二  如何观察课堂的群体关系

    尽管课堂教学是一种群体活动,但是这里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师生关系。因此,课堂观察中,观察课堂中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课堂观察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观察课堂中的群体关系?这种观察对于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呢?让我们在本专题一起来学习。

    一、课堂中存在的社会关系分析

(一)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观察课堂社会关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

(二)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三、如何观察并分析课堂的社会关系

(一)观察师生之间社会关系的方法

(二)观察学生之间社会关系的方法

专题三  如何观察学生的认知过程

    学生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正是这一认知过程的变化,引导着学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获得成长。因此,课堂观察,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观察的内容之一。那么,观察学生的认知过程有着怎样的意义?如何观察学生的认知过程呢?

    一、认识学生的认知过程

(一)了解认知过程

(二)学生的认知过程的特点

    二、观察学生的认知过程的意义

(一)利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二)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如何观察学生的认知过程

(一)让认知过程外显化

(二)认知过程的观察方法

专题四  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观察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内隐的过程,而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则是一个外显的过程。那么,什么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呢?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有什么意义?如何进行观察呢?

    一、认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一)认识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的特点

    二、观察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意义

(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可以激活课堂教学

(三)可激发教师教学创新

    三、如何观察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一)明确观察目的

(二)确定观察工具

(三)提出解决策略

专题五  如何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解决问题的时候,先以小组的方式读课文,寻找答案,接着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合作学习。那么,具体而言,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怎样的意义?如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呢?

    一、认识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二)合作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的比较

(三)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

    二、认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及其意义

(一)认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三)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意义

    三、如何观察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一) 观察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

(二)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专题六  如何观察学生的学科情感

    学生对于某些老师的课充满了积极的情感,愿意上,想上,主动上。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呢?如何观察学生的学科情感,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让学生对学科学习产生热情和乐趣呢?

    一、认识学生的学科情感及积极学科情感

(一)积极学科情感

(二)积极学科情感要素组成

(三)积极学科情感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四)判断学生学科积极情感的标准

    二、如何观察学生的学科情感

(一)学科情感水平的划分及行为参照

(二)如何观察学科情感

专题七  观察教学的目标达成

    何为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的原则是什么?这些目标在教学中又是如何达成的?学生在目标达成中会是怎样的表现?目标达成的效果如何呢?这就是我们在课堂观察中要观察教学目标达成的内容。

    一、认识课堂教学目标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种类

(二)教学目标的理论基础

(三)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原则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是整合教学资源,实施教学的依据

(二)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

(三)教学目标是学者和教者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控的重要手段

    三、如何观察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 明确目标达成的操作性定义和判断标准

(二)对目标进行处理

(三)观察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达成

    四、目标达成的策略

(一)紧扣教材,理清教学内容

(二)结合课标,明确教学的范围和程度

(三)深入学生,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专题八  课堂观察相关案例集锦

    通过有效的观察,教师才能把握住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反应,了解教学效果,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由此可见,专业的课堂观察给教师带来种种惠泽,从而实现教师理念的深刻变革和自觉发现。在本专题中,我们来看一看不同阶段的量表和记录,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

    一、课堂观察量表集锦

(一)板块构成

(二)课堂观察量表集锦

    二、课堂观察记录集锦

参考资料

后 记

联系方式

  1. 李老师:17532028959
  2. 刘老师:17330255908
  3.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4.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版权 © 河北博苑佳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遨游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