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17532028959
刘老师:17330255908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香江大厦
网址:www.boyuanjiahua.com
演说的力量——教育名家精彩演讲实录
基本信息
编 著 者:吴斌林
书 号:ISBN 978-7-5012-5530-6
出 版 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开 本:小16开
印 张:11
字 数:165千字
定 价:36.00元
教育研究者
内容简介
教育学研究表明:当一个教师的知识和智力水平达到教学所要求的程度,口才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同样,当一个教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水平达到某种程度时,其口头表达的强弱也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故,教师的口才相当重要。简言之,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么,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口才?除了积极训练,刻意努力,多读、多看那些精彩的演讲稿,倾听那些让人振聋发馈的演讲录音,也不失为是一条提升口才的捷径。为此,我们精选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的精彩演讲稿,和广大老师们一同在阅读和欣赏这些演讲内容的同时,感受教育家出色的口才,感悟教育之于人的意义,提升自己的演说能力。
全书目录
专辑一 未来和责任
教师的责任是什么?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教师的责任是爱,付出爱,收获爱。当我们付出爱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就收获了爱,从而鼓起人生的勇气,从而扬起生命之帆,从而克服前行之路上的恐惧,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于是最终,理想之花开放。教书育人,就是教师的责任,只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做,教育的未来就是一片光明!
曾国平:教师的责任
罗家伦:知识的责任
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
李振村:“现在看起来一切都那么有希望了”
专辑二 教育的力量
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僵化的头脑带来智慧,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听教育名家谈教育的力量、谈教育的追求,让我们从中获得前行的无尽力量和信心。
朱小蔓:关爱教师,创造更加人文的教育环境
曾赞军:什么是教育(节选)
李希贵:自由呼吸的教育
朱永新: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
张文质:教育,让生命在场(节选)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专辑三 师道之途
教育给人以力量,但并非所有的教育都能给人以积极和建设的力量。只有拥有“了解、理解、关怀、给予和责任”的爱的教育,才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源于教师,源于那些真正做教育的人,源于他们创造性的教育和人文性的教育。于是,这些真正找到师道之途的教育名家,用振聋发聩的声音告诉我们:何为师道,何为创造的教育,应该如何教出好孩子。
陶西平:教师应该做真的教育
顾明远:班主任要做学生最贴心的人
刘良华: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智慧
孙云晓: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孩子的创造精神
叶圣陶:教师应该怎样教课
专辑四 孩子们,请听我说
孩子,请听老师说,你眼中的学校是什么?在学校,你会学到什么?你将成为怎样的人?你为未来准备好了吗?面对成功之路,你需要做些什么?面对青春岁月,你会做些什么?……如此多的问题,我们会从我们的学生发现。于是,教育名家们,用其所见、所闻、所经、所思、所感,真实地告诉我们,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什么,为人师者应该怎样引导他们。
李镇西:爱,你准备好了吗
李开复:给未来的你(节选)
丽塔·皮尔逊: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冠军
卡耐基:成功之路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讲
专辑五 读书成就人生
什么是人生?人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教育家们给出了与人生相关的答案,或做一名端方的君子,苦心孤诣;或在读书中做人,让人生焕发出璀璨的光芒,让人生的厚度增加,做到“我无法延长人生的长度,但我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因为我们心存爱,心存教育……
朱永新: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
朱小蔓: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
俞敏洪:两样东西,成就人生(节选)
季羡林: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王崧舟:我读书的三句话
钱穆:读书与做人
专辑六 向着理想进发
人人皆有自己的理想,企业家的理想是将企业做大,利润不断上升;政治家的理想是实现自己的恢宏蓝图和政治报复;教育家的理想是什么呢?做孩子喜欢的教师,在生命里留下让人感动的日子,做无畏无惧之人,做生命的厚度加深的人……
吴正宪:做个走进儿童内心的“立体老师”
窦桂梅:我是个老师
余文森: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蕴
肖川: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节选)
德鲁·福斯特: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
后 记
编著者简介
吴斌林,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冷水江市明礼实验中学校长,冷水江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曾获中国教育学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国家级一等奖、湖南省教育学会“创学习型家庭,培养孩子自信品格的研究”省一等奖;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与综合评价研究”及湖南省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利用微课改变教学方式的研究”等课题研究工作。